攀枝花市全面推行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暗标盲评”改革
来源:攀枝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8-26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全面推行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暗标盲评”改革
为进一步破解传统评标过程中存在的“熟人效应”“惯性打分”“信息干扰”等顽疾,攀枝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攀枝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联合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推行“暗标盲评”,通过数字化赋能、标准化管控、全流程隔离等创新举措,提升评标公正性、科学性和规范性。2025年8月25日,全市首个“暗标盲评”项目,仁和镇芒果产业联合体物流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顺利完成招投标活动。
构建“防护网”,为打造全链式防护体系筑牢“防火墙”。针对项目评审环节,杜绝评审专家存在打“人情分”“关系分”的隐患,构建“双盲”评标体系,依托电子交易系统智能加密功能,投标文件自动隐去企业名称,系统随机生成唯一代码替代投标人身份,评审专家仅依据技术方案客观评分,强化对评审专家自由裁量权的约束,为推行“暗标”找准落实点。
用好“规范网”,为筑牢规范化操作基础念起“紧箍咒”。印发专项工作方案,编制18个“暗标盲评”电子招标范本,实行“三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标书格式模板、统一内容编排顺序、统一暗标制作规范,避免出现特殊符号、文字等潜在标识,确保标书“不可识别”通过对招标文件技术部分和商务部分分开编制,分开评审的方式,有效堵塞评审环节监管漏洞,实行评标过程痕迹化管理,专家评分时电子评标系统同步生成操作日志,可用于追溯评标过程,促使专家评标规范化操作。
打造“监督网”,为织密立体化监督网络画好“同心圆”。建立“四隔离”机制,专家抽取环节与项目信息隔离,评标现场与外部通讯隔离,评分过程与投标人信息隔离,复核环节与初评结果隔离。推行“暗标盲评”+“工位法评标”+“异地远程评标”方式,实现评审专家独立评审。探索实行招标人代表与评审专家分设评标场所,减少“熟人”专家相互勾连、招标人暗示引导等人为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