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四向”发力促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高效
来源:攀枝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7-04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四向”发力促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高效
一是评标模式向“新”发力。按照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18个“暗标盲评”标准范本,率先开发完成房屋市政工程领域的8个标准范本,并同步对“暗标盲评”文件的预处理流程以及问题澄清系统等关键环节进行了优化升级,为下一步正式启动“暗标盲评”工作奠定基础。进一步扩展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合作范围,截至目前,完成省内外异地远程评标项目60个,成交金额11.16亿元,新增楚雄、元谋、即墨、新郑4个合作地区,我市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朋友圈”达到15个,进一步促进专家资源的跨地区优化配置,有力保障了评标环境的独立公正以及评审结果的公平合理。
二是交易体制向“优”增力。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所有集中采购项目的采购文件均须经过“三级”会审程序,严格实施价格优惠政策和预付比例要求,确保扶持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得以有效执行。进一步细化并量化评审因素和分值设定,针对重大及复杂专业性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以防止差别待遇,促进形成良性竞争环境,并将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视为重要工作。今年以来,已向采购人反馈修改意见62条,采纳61条。
三是综合监督向“严”加力。构建行业主管部门、市政管局、交易中心三方协同监督机制,通过“现场+线上”方式,实现项目招投标现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实时监督。强化代理机构管理,制定《攀枝花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招标代理机构场内执业评分制度(试行)》,记录其开标资料、流程及纪律情况,已记录代理机构不规范行为1起。对评标专家实行“一标一评价”,今年累计评价649位专家,督促公正履职。严格监督人员纪律,对违规行为书面反馈相关单位。同时,督促项目业主依法履行项目全流程程序手续。
四是主动服务向“快”助力。建立“容缺式”服务,围绕全市重点项目制定《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办法》,今年来,服务重大、民生等项目22个,成交金额3.93亿元,城市有机更新项目22个,成交7.96亿元。拓宽“综合式”服务,引入18家保险金融机构提供电子保函,1-5月收到保函1383笔,金额5.87亿元,其中电子保函1266笔,金额3.53亿元。开展“包保制”服务,组建专班对重点项目进场交易提供一站式全周期服务,1-5月上门服务6次,服务24个项目,涉及金额0.99亿元。